立木畫廊隆重呈獻美國藝術家麥克阿瑟·比尼恩(McArthur Binion)亞洲首展,兩個個展將分別於香港及首爾同日揭幕。香港展覽將與Massimo de Carlo畫廊攜手舉行,該畫廊亦將在其香港展覽空間舉行比尼恩的作品展。這三項在不同場地舉行的展覽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,讓公眾得以欣賞這位年屆72歲的藝術家之最新力作。立木畫廊將於5月22日(星期三)下午5時至7時在中環畢打行舉行開幕酒會,為這位藝術家的香港個展揭開序幕。
比尼恩在專業生涯中,他從不以藝術家的身份侷限自己。他於1973年在名聞遐邇的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畢業後,開始其獨樹一幟、創意無限及自我指涉的創作方式。其後,他遷往藝術氣氛濃厚的紐約,認識了尚米榭‧巴斯奇亞(Jean-Michel Basquiat)、布萊斯.馬登(Brice Marden)及索爾·勒維特(Sol LeWitt)等藝術家並開始與他們合作。1980及1990年代期間,比尼恩的創作風格轉變,從姿態抽象風格(gestural abstraction)演變為日趨簡約卻色彩繽紛的幾何抽象風格。1980年代開始,他產生了創作「下意識」(under-conscious)繪畫的想法,開始在作品中使用生活材質,在其隨筆畫下,層層疊疊地運用各種參照材料。1990年代中旬,個人紀念性物品亦成為比尼恩作品創作的元素,而於2000年代初期,他將其個人電話簿、出生證明及家庭照的副本組合在密麻麻的手繪網格下,開創了這些美學元素的獨特融合。這些作品均於2017年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上首度亮相。
在比尼恩的眼中,個人身份文件是其社會生活的總和,涵蓋了一個人的社會關係、公民身份、職業及家庭生活。他在最新的《Hand:Work:II》畫作系列中,運用連串錯綜複雜的層疊標記手法,將自己的手融入作品中,揭示其藝術創作花費大量時間與精神的特點,展現他凝聚於單一畫作中的眾多姿勢與動作。比尼恩在作品中的大膽用色亦帶有自我指涉的性質,追溯至他於1980年代開創出「下意識」繪畫手法的最早期畫作。在這些作品中,比尼恩將顏色明亮飽和的油彩廣泛塗於他昔日電話簿的影印頁面上,重新創造在他早期畫作中的鮮明色調。比尼恩藉著將自己的手融入作品中,將其整體創作推向嶄新的概念領域,擴展至包括表演式自畫像。近年,比尼恩在同輩藝術家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,結合「後極簡」時代對嶄新商業級材料(在比尼恩來說,就是油畫棒)的熱愛,以及更為個人化的極簡主義創作手法,將他個人經歷在看似簡單的畫作中呈現出來。
關於藝術家
麥克阿瑟·比尼恩(McArthur Binion)出生於1946年,於1971年獲得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美術學士學位,並在1973年於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獲得藝術碩士學位。比尼恩除了在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「VIVA ARTE VIVA」(2017年)展出作品,亦曾舉辦個人展覽,包括美國休斯頓當代藝術博物館(2012年)及美國馬裏蘭大學學院畫廊(2010年)。他最近參與的群體展覽包括美國密西西比藝術館的「Picturing Mississippi, 1817-2017: Land of Plenty, Pain, and Promise」(2017年)、美國聖地亞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的「Dimensions of Black: a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an Diego African American Museum of Fine Art」(2017年)、美國新奧爾良美術館的「New at NOMA: Recent Acquisition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」(2017年)、美國國立非裔美國人歷史和文化博物館的「Through the African American Lens」(2017年)、美國紐約哈林工作室博物館的「Circa 1970」(2016年)和「When the Stars Begin to Fall: Imagination in the American South」(2014年)、以及美國休斯頓當代藝術博物館的「Black in the Abstract」(2013年)。他的作品可見於多個公營及私人收藏,包括美國密歇根克蘭布魯克藝術博物館、美國底特律藝術學院、美國肯尼亞堪薩斯城肯珀當代藝術博物館、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、美國國立非裔美國人歷史和文化博物館、美國新奧爾良美術館、美國菲利普斯收藏館、美國底特律韋恩州立大學和美國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