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韡(1972年生於和居住於中國北京),他探索中國21世紀後毛澤東時代的社會和政治觀念,如當代社會的矛盾和發展中城市的景觀轉變。他的許多繪畫、影像、裝置、素描及雕塑作品中運用找到的物料重構新的意義。他的作品中經常參考城市中的環境,運用地理和建築的形式展現出來。
劉韡於1996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。劉韡曾舉辦的個展包括中國上海龍美術館(西岸館)(2020年)、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及克利夫蘭當代藝術博物館(2019年)、中國北京長征空間(2018年)、韓國首爾三星美術館PLATEAU(2016年)、中國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(2015年)、荷蘭鹿特丹博伊曼斯布尼根博物館(2014年)、中國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(2011年)。他參與過多場國際雙年展和著名群展,例如美國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斯馬特美術館的「The Allure of Matter: Material Art from China」(2020年)、以色列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的「Bodyscapes」(2020年)、韓國釜山美術館的「Trilogy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: THE SCAR」(2020年)、韓國光州亞洲文化中心的「Homo Faber: Craft in Contemporary Sculpture」(2019年)、美國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的「The Allure of Matter: Material Art from China」(2019年)、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(2019年)、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及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的「Art and China after 1989: Theater of the World」(2018年)、卡塔爾多哈卡塔爾博物館的「What About Art? Contemporary Art from China」(2016年)、法國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「Bentu, Chinese artists at a time of turbulence and transformation」(2016年)、法國裏昂雙年展的「La vie Moderne」(2015年)、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「28 Chinese」(2015年)、美國聖安東尼奧美術館(2015年)、 美國邁阿密盧貝爾家族珍藏館(2013年)、阿聯酋第11屆沙迦雙年展的「Re:emerge: Towards a New Cultural Cartography」(2013年)、中國第4屆廣州三年展(2012)、中國上海雙年展「Rehearsal」(2010)、韓國釜山第6屆釜山雙年展「Expenditure」(2008)、 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(2005)。
劉韡的作品收藏於挪威奧斯陸阿斯楚普費恩利現代藝術博物館、阿塞拜疆巴庫現代藝術博物館、香港Burger Collection、法國巴黎DSL Collection、丹麥哥本哈根林冠藝術基金會、比利時Guy and Myriam Ullens Collection、美國加州漢默美術館、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Haudenschild Collection、意大利都靈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、韓國首爾三星現代藝術博物館、香港M+希克藏品、澳大利亞墨爾本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、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Rubell Family Collection、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及澳大利亞悉尼白兔畫廊。劉韡獲過國際的榮譽包括第十屆AAC藝術中國「年度藝術家大獎」(2016年)、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(2012年)、北京今日我美術館的瑞信今日藝術獎(2011年)、中國當代藝術獎最佳藝術家(2008年)和中國當代藝術獎榮譽獎(2006年)。